“單機組承包制”激發(fā)一線動能
* 來源 :中國石化報 * 發(fā)表時間 : 2025-7-31 8:09:00 * 瀏覽 : 402
王明月 楊占娣
7月28日,石油工程建設公司勝利油建公司川二西項目施工現場,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焊接機組的施工被迫按下暫停鍵。當機組長張宗軍準備安排車輛送大家回駐地時,全體員工卻堅持要留在作業(yè)車上等雨停。兩個小時后雨勢漸弱,機組立刻恢復施工,當天任務按時完成。
這份“不等不靠”的干勁從何而來?答案藏在勝利油建推行的精益化管理模式里。近年來,公司聚焦長輸管道建設核心領域,創(chuàng)新探索“單機組承包制”,通過重構績效考核體系、優(yōu)化獎懲機制,徹底扭轉了過去現場工效偏低的被動局面,讓一線機組真正成為“會算賬、能創(chuàng)效”的戰(zhàn)斗單元。
勝利油建將改革重點鎖定在長輸管道焊接班組、站庫等核心環(huán)節(jié),全面推行單機組承包考核——將項目自有機組納入績效考核體系,針對焊接、防腐、保障等不同類型機組制定差異化承包方案,讓“干多干少不一樣、干好干壞有區(qū)別”真正落地。
這一改革在東營海管項目率先開花結果。該項目安全質量要求高,工期僅532天。面對雙重挑戰(zhàn),項目部量身定制鋪管船單機組精細化考核方案,將員工收入與施工效率直接掛鉤。在氣象條件惡劣的情況下,海底管道鋪設效率從24道口/天提升至54道口/天,不僅提前30天完成工期,單公里利潤也大幅增加,實現員工收入與項目利潤的“雙向奔赴”。
作為2025年公司重點工程,川二西項目的效益直接關系全年任務完成,更關乎后續(xù)項目承攬。項目團隊從前期策劃階段便將“機組承包”作為關鍵抓手,通過“五定(定機組、定人員、定設備、定標準、定責任)、二掛(考核指標與績效掛鉤、成本節(jié)余與獎勵掛鉤)、四考核(進度、質量、安全、成本綜合考核)”管理模式,構建起覆蓋全流程的激勵體系。
改革初期并非一帆風順。部分機組因擔心“多干多錯”持觀望態(tài)度,但隨著3月份首筆考核獎金兌現——承包機組個人績效遠超其他班組,觀望者紛紛轉變觀念。4月起,所有機組主動簽訂承包協(xié)議。山區(qū)段全氬單機組平均工效從1.46道/天提升至3.5道/天,組合焊機組提升至2.1道/天,“比學趕超”的競爭氛圍在工地蔚然成風。
“機組承包制不是終點,而是起點?!贝ǘ黜椖繄?zhí)行經理李佳坦言,目前制度仍有優(yōu)化空間,項目團隊正結合運行情況動態(tài)調整,力爭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