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辨巖屑解開地質(zhì)謎題
* 來源 :中國石化報 * 發(fā)表時間 : 2025-7-30 8:12:00 * 瀏覽 : 359
單旭澤 焦保榮
“咱們這是鉆進了上古生界,還是提前到下古生界了?”7月的一個深夜,在勝利油田義側(cè)991井井場的臨時會議室里,經(jīng)緯公司勝利地質(zhì)錄井公司SL111隊隊長王曉波緊盯著巖屑樣本,指節(jié)敲得桌面咚咚響。
井場上,鉆機的轟鳴暫時停了下來,氣氛像繃緊的弦?,F(xiàn)場監(jiān)督、專家也都眉頭緊鎖。大家沒想到鉆井會提前遇到灰?guī)r。
古生界分為上古生界、下古生界。在濟陽坳陷,上、下古生界的灰?guī)r相似度高達98%,分辨它們的難度很大,必須辨別出灰?guī)r的年代地層,精確卡準(zhǔn)下古生界層位,才可以進行二次鉆完井作業(yè)?!翱裳巯?,常規(guī)手段根本分不清?!蓖鯐圆ㄓ行┚趩?。
“用薄片鑒定法?!变浘畬<遗碥姷脑?,打破了緊張沉悶的氣氛,“看這灰?guī)r到底來自哪里?!?/p>
一份份細如芝麻粒的巖屑,被火速送進巖石薄片鑒定室。鑒定員彭燕和董桂炎立即開始巖石薄片鑒定工作,磨片、上片、調(diào)焦……偏光顯微鏡下的薄片上,20多粒微小巖屑擠在一起。一枚薄片看完,再換一枚。
實驗室的燈徹夜未熄。彭燕和董桂炎互相打氣:“堅持!沒準(zhǔn)咱們在下一粒巖屑里就能看到它的真容?!?/p>
凌晨3時,在分析到第12枚薄片、204顆巖屑時,彭燕的視線死死鎖定了目標(biāo)。“快看!”董桂炎立刻湊近。與顯微鏡相連的顯示屏上,直徑僅約0.2毫米的圓形巖屑在400倍放大下現(xiàn)出真容:清晰的房室結(jié)構(gòu),典型的古生代有孔蟲特征。
“這是上古生界。”兩人異口同聲。這粒比芝麻還小的巖屑,瞬間解開了困擾現(xiàn)場的地質(zhì)謎題。
“這表明還沒到二開完鉆的時候,需要繼續(xù)鉆進?!迸碥姾屯鯐圆ㄋ闪艘豢跉狻>畧錾?,鉆機的轟鳴重新響起,東方已微露晨曦。